首页

卉儿女主黄金

时间:2025-05-30 06:19:04 作者:“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在北大举办 浏览量:61058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胡默达)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主办的“中国环境保护历程与环境史研究-教学研讨会”27日至2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环境科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就环境史研究、教学与“影像环保”课程展开交流研讨。

  北京大学“影像环保”课程全称“影像环保——科学、意识和行为变迁”,由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原主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兼职教授贾峰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世秋联合开设。该课程创新性地将影像艺术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整合历史学、法学、传播学等六大学科,构建“历史反思-科学突破-意识觉醒-文化传播-行动变革”五位一体的教学框架。

图为贾峰在研讨会上发言。潘旭临 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在会上表示,北京大学环境学科自1972年创立以来,构建了“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学科体系,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2004年,贾峰和张世秋在北京大学首次开设的绿色示范课程“环境技术的市场化”,吸引了10余所院校的上百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参加,成为当时绿色教育示范的佳话。自2023年起开设的“影像环保”课程,继续以创新教学的方式,树立了环境教育的标杆。

  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杨朝飞在主旨报告中回顾了从中国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发菜的故事”,分析了国家、地方以及草原牧民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他认为,推进利益相关方的良性互动有助于解决好生态环境这一重大民生问题。

图为张世秋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与会学者认为,环境科学研究需要跨学科视角、多领域交叉和多主体协作等创新性手段推动发展,开设“影像环保”课程,是进行高校环保教学创新实践的一次重要尝试。张世秋指出,环境问题研究较为复杂,需要跨学科视角应对。

  “环境史研究要集合环境、经济、传播等多方面力量。”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利华表示,历史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均没有确定的边界,过去前者更多关注人的问题,现在两者应相向而行。

图为王利华在现场发言。潘旭临 摄

  会议还设置多个研讨单元。在地方经验交流环节,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原二级巡视员程伟介绍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召开的背景和意义;山东省生态环境宣教中心原主任钟福生通过分享十年拍鸟经历,用多幅照片展示了中国生态治理成效。

  本次研讨会首日,与会人员观摩了“影像环保”课程,并参与了学生研究小组汇报会。据悉,该课程正在筹备制作慕课,以方便更多高校学生交流学习。(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气象局:国庆假期全国大部地区适宜外出 北方将明显降温

“浸入式生物3D打印技术在生物3D打印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制造复杂生物组织和器官提供了关键支持。”作为论文第一作者,张诚谈起浸入式3D打印技术时如数家珍,“传统的方法是利用针头挤出生物墨水,在特定的支持浴材料中将成品打印出来。视频中的透明‘果冻’就是支持浴材料,主要起到辅助支撑作用。”

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海信视像发布碳中和目标和路径图

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林丰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茶花如霜似雪,不仅成了冬日里最亮丽的风景,也预示着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然而,油茶产量不高、效益低曾是种植户面临的首要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基地引进了国际先进的“人工林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体系”。

金庸诞辰100周年文化交流活动举办 张纪中出席并评价短剧

国家发改委:以“产能过剩”为由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世界经济

开营仪式后,华裔青少年学习了中国剪纸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刀一剪,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大熊猫、窗花等造型在手中呈现。“我非常喜欢自己剪的‘熊猫’,这是我第一次体验中国剪纸,回去我想剪‘熊猫’、窗花等剪纸作为特别礼物送给朋友们。”华裔青少年王世佳用流利的中文说。(完)

【东盟专线】开泰研究中心:预测今年泰国通胀率为0.8%

上海等5个城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3年多来,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盛秋平介绍,目前5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比重超13%,中华老字号数量占全国32%,消费品进口占全国超50%,离境退税销售额约占全国80%,消费更有品质、更具活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